■“垃褐藻糖膠圾圍城如何解”系列報道
  杭州環境集團聯合本房屋買賣報首次舉辦綠廊觀察團活動
  我們SD記憶卡的垃圾都去哪兒了
  綠廊文化小院首期觀察員昨固態硬碟追尋垃圾的足跡
  □通訊員 孫譞侃 方軼 汪駿 實習生 葉楠 本報澎湖民宿記者 章高航 文並攝
  “綠色垃圾桶是廚餘垃圾,藍色垃圾桶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以後我們要把垃圾扔到對應的垃圾桶里。”昨天,杭州市環境集團綠廊文化小院和本報一起舉辦的綠廊觀察團首期活動結束後,小小觀察員們紛紛有感而發。
  “我們的垃圾去哪兒了?”是首期活動的話題。昨天,小小觀察員們和杭州青藍小學一(2)班的雛鷹假日小隊一起,去追尋垃圾的足跡。
  “織無不言”布藝展 為如此創意點贊
  昨天的行程從體育場路上綠廊文化小院一樓開始,這裡有個“織無不言”布藝展,各種舊衣服改造後,再次煥發青春,勾起了小小觀察員們的好奇心。
  “這是樓房嗎?”範羽畑小朋友指著用牛仔褲和紐扣做成的一組作品問,作品的名字就叫《城市》。50多條牛仔褲,1000多顆紐扣,組成了一座“城市”,樓房是用牛仔褲的褲腿做成的,紐扣就是窗戶。
  而另一邊,滿滿一牆的牛仔褲褲兜,不但引起小小觀察員的興趣,也讓家長們紛紛點贊。“不但美觀,還能放放小東西,很實用,回家也去做一個。”楊女士邊拍照邊說。
  零錢包、小香囊、頭飾、大象掛件等小物品,全部都是由舊衣服改造而來,小小觀察員們在這些作品中流連忘返。
  綠廊文化小院每周六幾乎都有活動,如果來參觀的你心動了,手癢癢了,也可以報名參加布藝改造課。如果家裡有不捨得扔也沒人送的衣服,也可以拿到現場,請參與者一起幫忙讓廢舊衣服重生。具體活動,大家可以掃二維碼進行關註。
  做做高爾夫球游戲 記住垃圾如何分類
  舊衣服可以有這麼多創意,那其他垃圾呢?帶著這個問題,小小觀察員們來到雙菱路的環保宣傳站。
  通過牆上的一大幅卡通圖,大家瞭解了垃圾從產生到處理的整個過程。在杭州,每個人每天平均產生1.2公斤的垃圾。這些垃圾分類投放進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後,通過清潔直運車分類運輸到焚燒廠或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熱能或沼氣可以進行發電。
  但是,我們的垃圾到底該怎麼分類呢?一個小小的高爾夫球游戲,就讓大家記住了。
  在一個小小的草坪上有很多高爾夫球,上面畫了各種垃圾,比如骨頭、電池、紙巾等,草坪上有四個洞,分別是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大家要把對應的球打進對應的洞里。“我知道,骨頭是廚餘垃圾,要打進綠色的洞里。”“電池是有害垃圾,讓我來讓我來。“這個小小游戲不但激起孩子們的玩性,更讓大家記住垃圾的不同分類。
  沒搶到高爾夫球棍的小朋友,轉到了樂器區。這裡有用舊輪胎做成的鼓,用玻璃瓶做成的類似編鐘的樂器,懸掛的玻璃瓶高低不一,裡面裝的水也有多有少,每一個敲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大家爭先恐後著體驗垃圾變廢為寶的樂趣。
  環保宣傳站都是免費開放,有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直接去體驗。
  垃圾從填埋到沼氣發電 大家親眼見證了
  杭州主城區平均每天產生4500噸的日常垃圾,分類垃圾占800噸,其中450噸是其他垃圾,350噸廚餘垃圾。
  其他垃圾相對熱值較高,會被送去焚燒,杭州主城區每天48% 的日常生活垃圾運去濱江浦沿、餘杭喬司、倉前、蕭山犁頭金四個焚燒場進行焚燒處理。另外,48%的日常生活垃圾運到天子嶺進行填埋。
  而剩下350噸的廚餘垃圾,其中200噸,通過天子嶺杭州市廚餘垃圾一期項目進行沼氣發電,另外150噸,運送到天子嶺庫區進行分區填埋。
  當站在8萬多平方米的天子嶺生態公園的時候,大家不敢相信,在如此生機盎然的生態公園下麵是一座垃圾填埋場。“我們腳下1.5米深的地方,就是杭州1991年至2007年填埋的垃圾,這些垃圾有70多米高,跟六和塔差不多高呢。”工作人員耐心地給大家講解。
  “這些黑黑的管子,是抽水用的嗎?”觀察員鄭弈寬向講解員提問。
  “填埋在下麵的垃圾會產生沼氣,這些管子都是收集沼氣的。這裡的垃圾每天產生71000立方米沼氣,大概可以發電12萬度。”工作人員告訴觀察員們,這些垃圾分解需要很長時間,“生態公園的地面每年下沉大約一兩釐米,還有不到5年,我們的填埋區就要填滿垃圾了。”
  在天子嶺,除了填埋的垃圾,大家還發現了各種回收利用的資源,比如用集裝箱改建的廁所,用自行車搭的洗手台,用報廢的鏟車做成的變形金剛,用舊輪胎做的花盆、桌子……
  這裡把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做到了極致,也給小小觀察員們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
  (原標題:我們的垃圾都去哪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m64qmuk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